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1200篇一: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观后感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收官,淡定从容、“飞花令”中出口成章的武亦姝笑到了最后。总决赛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武亦姝历经三轮比拼,一路势如破竹,战胜另外5位实力同样超群的选手,最终夺冠。值得一提的是,高一的她在六位选手中年龄最小,仅16岁。第一轮个人追逐赛:历史最高分胜出2月7日晚,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总决赛。参赛的六位选手均从此前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这场决赛备受瞩目——自春节播出以来,《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度一直高企。随着武亦姝等人的走红,一场“古诗词热”悄然蔓延开来。古诗文教育顿成热门社会话题。决赛第一环节为“个人追逐赛”。武亦姝第二位登场,答对全部9题,获得十场比赛以来的最高分——317分。这一成绩也让现场专家和主持人董卿连连惊叹。这一环节中,她击败的三位对手,也都是古诗词“高手”。在武亦姝之前登场的,是此前两获攻擂资格的张淼淼。但在总决赛中,张淼淼答错第九题,得分止步于216分。于武亦姝之后登场的,是来自新加坡的李宜幸,她在第五期节目中获得过擂主席位。遗憾的是,这次她答错第二题,提前离场。第四位出场的选手陈更参加过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比赛中更是三次成为擂主,她在网络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被视作夺冠大热门。此次出场,答完前六题后陈更斩落306分。但在第七题时她出现失误,遗憾目送武亦姝进入第二轮比赛——攻擂资格争夺赛。二、三轮:更从容状态获胜第二轮“飞花令”比赛,武亦姝的对手来自“百人团”中的获胜者——大学语文教师王子龙。这一场飞花令的主题词是“酒”。也就是说,两人要轮流说出带“酒”字的诗句,直至对手无法继续。这考验的不仅是诗词储备量,还有临场快速反应能力。这一轮比赛中,武亦姝与王子龙进行了八轮交锋,一口气说出了苏轼《水调歌头》、曹操《短歌行》、柳咏《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将进酒》、范仲淹《苏幕遮·怀旧》、王维《少年行四首》(其一)中的诗词。过招至第八轮,当被提醒所背诗句重复后,王子龙一时“哑火”,最终由武亦姝胜出。最后一轮比赛是1vs1的擂主争霸赛。武亦姝挑战的是之前四夺擂主席位的守擂擂主彭敏。赛制规定,擂主争霸赛共有9道题,两人抢答,答对加一分,答错对手加一分,率先积满5分者获胜。“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时不时月,呼作白玉盘”……在这场由图片线索、文字线索题组成的比赛中,两人展开激烈角逐。这一轮比赛中,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彭敏出现因紧张出现错抢,年龄更小、自言“压力巨大”的武亦姝则表现得更为从容。

最终,武亦姝以5:3的比分战胜彭敏,成功夺冠。选手:输赢没有那么重要武亦姝的从容让人印象深刻。总决赛现场,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武亦姝一直以来给人有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但是恰恰是她,“不膨胀、不夸张、不招摇的小姑娘,诠释了一种以柔克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则评价她说,“不怎么笑,深沉地看着你,过一会徐徐地吐出一句诗来。”不少观众在赛后赞叹,言谈间,武亦姝展现了一种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真正的热爱。她写得一手好字,随身携带一本苏轼的诗集,奉陆游为自己的男神。课余时间,她也会拍摄汉服照,每年推出自己的汉服摄影合集。赛后,低调的武亦姝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请求。据人民日报报道,喜欢清静的她甚至关掉了手机。同样,对于《中国诗词大会》不少参赛选手来说,比赛本身输赢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在总决赛遗憾离场后,选手陈更就动情地讲到,“输赢没有那么重要,从中获得更美好的自己,获得没有了那么多缺点而有更多优点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在总决赛飞花令环节输给武亦姝后,大学语文教师王子龙也表示:“享受诗词的过程,我的学生看到我来这儿展示了,继而爱上诗词,这就够了。”早前比赛中,输给张淼淼的上海中学女生姜闻页同样引用诗句表明过自己的心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值得一提的是,和陈更北京大学理工科博士的身份类似,姜闻页理科成绩也极为出色,多次过获得全国性数学竞赛奖项。姜闻页说,她怀有一颗热爱诗歌的初心,“又何必以输赢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篇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观后感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员方笑一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专家,他提到了出题时干扰项的设置。比如问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间马嘶晓无迹”中的“刘郎”是指以下哪位历史人物,题目提供了三个选项:汉武帝刘彻、唐代诗人刘禹锡和三国时期的刘备。正确答案是刘彻。“历史上,刘彻、刘禹锡、刘备在古诗中都曾称‘刘郎’,观众很可能会弄混。但这两句诗里的‘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秋风客’指汉武帝写过《秋风辞》,因此这里的‘刘郎’只能是指汉武帝刘彻。”方笑一说。果然,最后选手也答错了。此外,选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只有十秒钟,这无疑又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陈更记得,临上场比赛前,节目组会提前几天给选手一本5万多字的文档,但这本文档对她几乎无效,“相当于给了你所有诗词,希望大家再巩固一下自己的储备,不要表现得太丢人,但其实对于答题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康震认为目前诗词大会的出题难度刚刚好。“古典诗词很多,真正能够口诵相传的,也就是那些名篇佳作。

我们的目的是唤醒大家热爱古典诗词的这颗诗心,就不要把它变成拦路虎,恰恰相反,要把它变成一个迎客门。”“学术超男超女”不通诗词?“学术超女?”蒙曼对于网友对她的这番玩笑的称呼感到很意外。她平时不看电视,家中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却喜欢活跃在荧屏上。除了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她还参加过《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除蒙曼以外,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中,王立群和郦波也是电视上的“熟面孔”。有人总结,比起于丹、易中天这些第一代学术明星,郦波、蒙曼们更懂网络、电视语言诗词大会第三季陈更,也更谙熟综艺效果。第二场比赛,挑战选手姜闻页答了一道选择题:“掷果盈车”的典故描述的是哪位“帅哥”?备选项中有西晋文学家潘岳、三国文学家嵇康和唐朝诗人王维,正确答案是潘岳。“掷果的不是别人,是一群老太太啊!就是现在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这个级别的人,她们可能对美男子表达起来,就不像年轻女子一样害羞,就比较直接奔放了,所以是‘老妪掷果盈车’。”蒙曼在录制节目时点评道。康震听完,补充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个时代,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姣好的容颜。大家追星,有人说,只看其面貌,未见其内心,实际上大家喜欢自己追的这个星,都相信他既有姣好的面容,也有美好的内心。

”“潘岳也是,”蒙曼继续说道,“‘潘江陆海’,在文学上是跟陆机齐名的,如果只有外貌,老妪也不至于那么喜欢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郦波也以同样的“古今嫁接”风格,回答了“学术超男”的问题:“如果孔子活在当代,他也应该愿意走上电视课堂。因为孔子做的就是大众教育。其实商周以来就有标准的学校,为什么孔子就那么伟大呢?因为此前的学校,包括庠序之教、稷下学宫,做的都是精英教育。而孔子第一个‘变官学为私学’,本质就是把小众教育做成了大众教育,而电视文化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大众教育平台。”颇为轻松的节目样式,让点评嘉宾时常玩得兴起。《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九场,郦波即兴创作了一首苏轼诗词的集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节目播出后,这首诗很快迎来了旧体诗专家的批评。有人指出其中存在着格律、押韵问题,批评随后升级,甚至有人提出,节目中的点评嘉宾们都是“不通诗词之流”,联名要将他们逐出节目。诗词大会虽是录播节目,但一直使用直播模式,一旦开始,节目就不叫停。“开场大概还有两分钟左右的时候,我突然脑子里想到宋以后经常玩的一种创作形式,叫做集句,就是把古人曾经写过的诗各找一句,组成一首新的律诗。

我对苏东坡的诗词比较熟,就集了一下苏东坡的诗词,作一个绝句。”郦波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形。有人提出“千古绝句,只要是首句平起的,没有不入韵的”,郦波认为说得太绝对了,他分析,“平起入韵大多是宋以后的规则,唐代李白写过《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平起的首句‘帘’,在平水韵里应该是下平十四盐韵,那么就出韵了,因为它的韵脚上平四支韵。”也有人指出他撞韵,郦波表示,撞韵也很常见,他举例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就是撞韵。“但从诗的格律上来讲,首句要出韵诗词大会第三季陈更,我没有压在平准韵上,这个确实非常遗憾。”尽管对一些质疑做出了解释,郦波仍然承认了自己这首集句确有瑕疵。“我的即兴创作确实水平不够,有很多纰漏。我在各种场合,从不说自己写的是诗,只是一个水平一般的爱好者。”郦波对南方周末记者坦承。作为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认为这些批评声大多是“吹毛求疵”。“这是诗词学习大会,不是创作大会,在创作上不必过分苛求。”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康震却觉得,对于诗词创作,的确应该有所反思,“应该提倡创作和研究并重,研究文言文、研究古典诗词,如果会创作,体会将会更深。

不可否认,现在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真正精通于诗词,或者是文言文创作的人,确实不多了。以后是否可以在教育环节中增加创作课程,都值得探讨”。篇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观后感这是打情怀牌,而不是知识牌。我不考你难题,我帮你回忆五岁、十岁时曾背过的那些诗,有过的那些感触。其实回忆的,除了诗词,还有童年、少年、青年,这种混杂的感情。——蒙曼16岁的上海高中生武亦姝爱诗,她觉得古诗词里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的东西,譬如,南北朝诗人陆凯在《赠范晔》中赠友的是这样的“豪礼”:“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没有什么东西好给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个春天都送给你吧。多美!”武亦姝自称,自己的书柜里只摆着一本书,就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高中语文教材里收录过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第二首,“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的是诗人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不衰。武亦姝偏爱的是教材未收录的第一首,“宅男”模样的可爱的陆游,“我与狸奴不出门”,“就是你看外面雨啊风啊那么大,但是我在家摸猫,我就不出门了。”武亦姝说。这番表白触动了主持人董卿,她感慨,一首八百多年前的诗“竟然能如此扣动今天00后的心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随即点评:“陆游的诗有两大特点,第一,他有李白的豪放和浪漫,第二,他又有杜甫的沉郁和写实,人生百态无非是快乐抒情和写实沉郁嘛,他综合了两人的优点,到了现在,00后自然能在陆游的诗里,发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武亦姝参加的这档电视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折桂。XX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春节后,网络上关于此节目的讨论陡升,不仅武亦姝等选手变身“网红”,点评嘉宾们受人关注,就连以往总是被人调侃的主持人董卿,也因其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深厚文学修养,引来网友惊呼“不认识了”。节目累计吸引了超过4亿次的观众观看,一时间收视堪比娱乐真人秀。节目点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她提到一则旧闻,XX年初,有人在微博上出题:“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找网友续对,短短三天时间,阅读量就超过了三百万,并引发了巨大的接诗热潮,“我从那件事知道,中国人的诗心是没有死的。”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另一位点评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提到了诗词的大众化特点。“只要是中国人,不论你会背多少诗,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有诗词记忆的。

幼儿园至少都接触过‘鹅鹅鹅’,接触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国诗词大会》很容易唤醒我们的成长记忆,继而形成一种文化共鸣。”他说。在蒙曼看来,“唤醒成长记忆”,也正是这档文化节目能够引发关注的关键点。“这是打情怀牌,而不是知识牌。”蒙曼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它找到这样一个点,我不考你难题,我帮你去回忆你在五岁的时候、十岁的时候、十五岁的时候,曾经背过的那些诗,有过的那些感触。其实帮你回忆的,除了诗词,还有童年、少年、青年,这样一种混杂的感情。”五万字诗词文档,也没帮助“90后”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陈更在总决赛时输给了武亦姝。她们原本比分咬得很紧,回答到第七题时,她的总分只与答完并答对九题的武亦姝有11分之差,眼看就要超过对手。不料,陈更遭遇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飞上枝头变凤凰”这句诗,最早是形容谁的?她选择了“苏小小”,正确答案是“陈圆圆”。陈更参加过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也在第二季中稳坐三期擂主,她知识丰富、反应快,一直被认为最有望冲冠。陈更以前爱散文、小说,21岁读研究生的时候,她偶然翻到了《蒋勋说唐诗》,从此爱上了诗词。“不同的文学形式会带给我不同的观感,诗词的观感就是乍看无奇,但越想越觉得有味道,它是一种很凝练的形式。

最好的诗词作品,一定不是华丽的辞藻,是在平淡中见深情的。”陈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即便诗词储备丰富,面对节目组出题时设的重重陷阱和干扰项,陈更依然防不胜防。“飞上枝头变凤凰”一题里,另外两个选项也是一代名妓,苏小小和李师师,不过她们都不曾是“凤凰”,歌妓生,歌妓死,只有陈圆圆,有从浣纱女到吴三桂夫人的经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定广是《中国诗词大会》两季的学术总负责人,也是出题嘉宾之一,在他的带领下,第二季诗词大会的出题嘉宾一共九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文史教授、研究员。每位出题者侧重出一种类型的题目,比如改错题、逆向思维题等,出完一批题目后,所有人集中到北京一周,互相背对背审阅,再开会集体讨论,一直讨论到没有异议了,题目才会被采用。题目大致分容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李定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部分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诗词:“因为节目定位是全民诗词狂欢,必须考虑大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参与度问题。”与第一季只考唐宋诗词相比,第二季扩大了出题范围,涵盖整个古代诗词以及毛泽东诗词。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是出题第一重点,其次是唐宋词和宋诗,其它时代诗词各占一定比例,近代诗词中,林则徐、龚自珍到秋瑾的诗词也在出题范围之内。

最终选择用来出题的诗词作品,接近400首。有观众评论,节目中的诗词基本不超过高中学习的范畴,李定广表示“不完全正确”,因为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所收的古诗词总计是低于200首的。诗词大多耳熟能详,为了增加节目的挑战性,就在出题的设置上、考点上下功夫——出“熟悉的陌生题”,这是《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提出来的。譬如陈更答错的“飞上枝头变凤凰”是名句,却鲜有人知道它的诗名叫《圆圆曲》,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谁家新燕啄春泥”,诗句很熟,但“新燕”是什么意思,一般人都没思考过;又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小学生都会背,但它写的是哪个季节,即使是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博士生也可能选错答案;题目还包括“八百里分麾下灸”中“八百里”的含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无处寻”的主要原因。“凡是说我们的题目他都能答对的,那肯定是吹牛。”李定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