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基因 传承精神谱系-

北大荒精神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青年榜样宣讲团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使青年学生更好的牢记嘱托,追求卓越,本次实践,我们秉持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青年团体为基础,依托全国丰富的红色基地、红色事迹等资源,录制相关视频以及内容推送等,加强青年群体的团史理论知识学习北大荒精神诗,坚定团员的理想信念,提升团性觉悟。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曾经北大荒,如今北大仓,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这块五万多平方公里的黑土地,曾是千百年来未被开垦的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著名作家聂绀弩目睹此景,不由感慨放歌:秀色蕴于险峰之顶,瑰宝必藏于艰险之地。

美丽的“北大仓”

建设“北大荒”

开发建设北大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伟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屯垦戍边、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伟大壮举。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解放军来到黑龙江,餐风饮露、顶风冒雪,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当年北大荒流行一首歌谣:“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这是北大荒艰辛创业的真实写照。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北大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昔日北大荒,今朝大粮仓。一代代农耕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铸就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任增学纪念雕像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艰苦奋斗,万水千山只等闲。1947年12月创建起来的赵光农场,战士们只能住在四处透风的陋室,但在第一任场长周光亚的带领下,在茫茫荒原上开垦出万顷良田。1969年,修筑“二抚公路”时,全长235公里的路段中140公里是重沼泽区,只能从公路两端运石铺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800多人整整奋战了7个月才顺利通车。正是这样一批批年轻战士们用青春践行着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北大荒精神诗,国家利益第一位。1957年初春,气候变化莫测,抢运生产物资的拖拉机陷进“大酱缸”似的泥潭里,包车组长任增学数次潜入满是冰碴的泥底,用双手扒开冰冷的泥浆,将钢丝绳挂上机车挂钩,终于挽救了6台机车,避免了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保证了生产物资的成功运输,而他自己却冻成了“冰人”。任组长的事迹是北大荒精神中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北大荒建设场景

艰苦奋斗,革命理想高于天。曾经吃惯了“大锅饭”北大荒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义无反顾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了土地到户、机械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和生产费自理、生活费自理的“四到户、两自理”以及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找到一条适合垦情的农业改革之路,驶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快车道。改革的征途上,北大荒人将不畏艰难的进取精神、勤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集中体现为勇于开拓精神。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到无花空折枝。揆诸当下,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十四五规划进入关键阶段。在国家发展新征程上,要大力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以满足国内需求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导向,用艰苦奋斗精神攻克改革难关,用勇于开拓精神推动产业升级,用顾全大局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用无私奉献精神满足人民需求,开拓国家发展新局面。

写在最后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几十年前的热血青年,怀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根于北大荒,用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血肉之躯,证明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端好自己的碗”“做好自己的事”,走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继续发扬勇于开拓的精神,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勇于并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继续发扬顾全大局的精神,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我们新时代青年人要以北大荒精神鼓舞信心、鼓舞斗志,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阔步复兴伟业,身处百年变局,红色精神谱系的理解运用,更能让当代青年人驾潮驭势,履践致远。“往事如烟更如火,一川星影听潮声”新的百年征程从此刻开始,功成在你我,未来诚可期。

END

图文:青年榜样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