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关注载月诗话,陪你一起,畅游古诗词的海洋……
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那么,什么是“人间烟火”呢?
字面上,似乎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酸甜苦辣的生活日常。
字面之下的,是让人倍感亲切、浓郁的俗世气息。
是人,都离不开烟火。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一屋,俩人,三餐,四季,看似平淡,却也欢喜。
春来,花开描写春 诗句,菜香,男耕、女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似乎随着冰融雪消,烟火气更浓烈了。
走进春天,走进凡尘的烟火间……
01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挂印回家,归隐田园后,很快就在闲适的乡村生活里,找到了自己一直梦想的世外桃源。
这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有的是安适悠闲。
忙时开荒种地,闲时静看炊烟。
深巷中的狗吠,桑顶间的鸡鸣,都是慰藉内心的安魂曲。
杨绛说,“当你看过四季,见过风云,才发现你要见的美景,是自己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活一世,不过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当你厌倦了坎坎坷坷,不如顺着自己的内心,去寻找人间烟火,于烟火中,享受自己的诗意田园。
02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最难忘的,是一次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
倒不是那丰盛的菜肴,也不是那芬馥的美酒。
是那围绕着村落翠绿的树林和在城郭外隐隐横斜着的一脉青山。
他们坐在小院子里,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还约定了菊花开放的时候,再来一起欣赏。
春天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你看到人间烟火,感受人间值得!
03
春村
【唐代】白居易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捣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春天的烟火色,是新生,是复苏,是新新的黄,嫩嫩的绿。
二月,暖春,已经有农人趁着天气晴朗,将去年的稻谷摊在屋外晒晒,妇人们则一边煮茧抽丝,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忙碌之中,烟火气在袅袅升起、代代传承。
如果说诗意田园太过遥远,那就活好当下的每一天,认真生活,也是一场修行。愿岁月善待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04
晨起送使
【唐代】元稹
自笑今朝误夙兴,逢他御史疟相仍。
过君未起房门掩,深映寒窗一盏灯。
密宇深房小火炉,饭香鱼熟近中厨。
野人爱静仍耽寝,自问黄昏肯去无。
对孤寂深渊中的人来说,隔壁的灯火和饭菜香,就是救命稻草。
元稹被贬通州,远离朝野,逃离俗务,总算是有个能去拿新陪伴佳人的机会了。
虽然是茅屋,春寒料峭,可是熊熊的炉火上下窜动,厨房里的饭已飘香,只等家人围坐共享。
汪曾祺说,只有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才是人间烟火,才有家庭气氛。
家,之所以称为家,最主要是因为有家人的存在;有了家人的陪伴,“家”这个本存在于我们意念中的字,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一个存在。
05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代】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范成大,应该是被烟火气渲染得最为透彻的古诗人了吧。
做官30年,退休后,他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看花、看树、看山、看水、看村落、看农民、看庄稼,他用诗写尽石湖四季田园风光之绚烂。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水边芳草如茵,鹅儿踩踏着鲜嫩的草色,摇摇摆摆的走入水中。
村北,村南,已经有勤劳的农人们冒着雨水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
连绵春雨后,春麦已结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了。
乡村的生活,就是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一半忙碌,一半释然。当你忙碌三季,于冬日里沐浴暖阳,围炉饮酒,闲话家常,定会从心底感悟,人间值得。
06
田舍
【宋代】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春雨中,传来阵阵笑语,炊烟袅袅。
那是农人们呼唤着扛着锄头出了村庄,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斜阳中一群群鸟雀喳喳叫得忙。
小村的青杏渐黄,麦田里的麦浪金黄。
烟火就是,在寻常生活中,把笔墨烧成炊烟,把梦想缭绕在天地间。
07
插秧歌
【宋代】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水田平平,苗儿漠漠,烟火升在村村落落。
水田之中,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那一定是干活的人在谈笑。
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
虽然有点小雨,但“斜风细雨不须归”,他们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
农妇呼唤农夫吃早饭,休息一会儿,农夫弯腰低头劳作,没有答应,只是说道:
“秧苗根部还不牢固,这块田里的秧苗还没有栽插完毕,你回家一定要提防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寻常的人间烟火,却是满满的岁月静好。
08
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都说,美食可以治愈一切。
民以食为天,生活的意义,就是从一碗可口的美食中开始的。美食在口中,生命都受到了治愈。
对此,苏轼是深有体会。
苏轼不管身处何地,又遭遇何种境遇,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和乐观的态度,以及美食的热情。
即便是偏远的黄州,他总能寻觅到治愈的美味。
人生苦忧参半,快乐唯有美食。换句话说,人生的苦乐悲欢,其实也是一份美食,只有你懂得珍惜描写春 诗句,懂得细心品尝,才能感受到它的酸甜美味。
09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奉召入京,离别之际,一场小雨盛情将他挽留。
在家乡边缘的小客栈里,他听了一夜的春雨。
次日一早,睡梦之中,就听见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了。
这是不是故乡最后的声音呢?
异地的烟花再绚丽,比不上故乡的烟火。他乡的歌舞再浪漫,比不上故乡那巷子里,传来的卖花声。
10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在辛弃疾眼里,春天的烟火,是陌上新破芽的桑树,也是溪头新生的荠菜花。
41岁那年,他遭遇弹劾,隐居上饶。告别了官场,很快,他就在恬静的乡村里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走进了一种别样的生活。
春天,山岗上小草探出了头,绿油油的一片,就有小牛犊在尽情的享受美味了。
小路边的桑树,柔软的新枝也绽放出了嫩芽,赶着天晴,邻居将新孵化出来的蚕苗,搬出来晒太阳。
青山远远近近,小路纵横交错,飘扬着青布酒旗那边有一户卖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风雨的摧残,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边盛开的荠菜花。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乡村,才是烟火的集聚地,才是都市人心里追求的桃花源。
不妨,对纷扰看淡一点,对生活看重一点。
有句话说得好,世态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做书读,可当戏看。
有时,我们向往远方的风景,却不知,我们所拥有的现在,也是远方的人们所羡慕的烟火。
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烟火亦是诗。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人间岁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