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一眨眼便又来到了春雨季节。

飞花细雨,飘飘洒洒,翩然而至,春寒嫩生生描写春 诗句,料峭而滋润。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关于春雨意象的篇章也是数不胜数描写春 诗句,或曲尽其态,摹尽自然精灵;或境生象外,开拓精神蕴涵,使人获得了无尽的愉悦。

大河百代,诗苑千载,随取一瓢纤手一扬,便是春雨浪漫。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不禁想到待明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便会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唐】孟郊《春雨后》

虽然只是“一霎”,却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及时雨。一个“意”字,将春雨的怜爱之心写得极其生动。

那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先知道春天来了呢?庭院里的草,是最先知道春天来了,此时它们正在争先恐后地从地里冒出来。

诗人以一种拟人的手法,非常自然地把这场雨描写的极为生动,也非常的细腻,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春雨春风,

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

——【宋】周敦颐《点绛唇》

“问谁染就”写出了草的青绿和生机,“染”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写出了春天的到来悄无声息,又表现出了春风春雨的生动活泼之态,而且借助于娇巧的莺燕相互辉映之景,展现出了春雨后带来的繁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雨在微风的吹送下绵绵密密,它体贴入微,随着微风入夜后降下,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一个“好”字,流露出诗人对春雨长久的期盼。而“知”字是拟人的手法,春雨好像有知觉有生命一样。

欲知一雨惬群情,

听取溪流动地声。

——【宋】杨万里《喜雨》

要知道这场春雨让万物多么欣喜?请听那河水流动时发出的震天动地的声音。

“动地声”,说明流水湍急、落差很大,急流与乱石、河岸撞击,发出巨大的声响。正因为雨量充沛,才能产生如此壮观景象,从而“惬群情”,也间接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