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 01 -

立春已过,万物复苏,隔岸的小桃红已经着了新色。

午后于河堤处漫步,阳光透明,弱风拂柳,不禁想起王维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天,总是给人无尽的遐想,与希望。

有时候想,所谓的“诗和远方”,不也就是心中的所念和所感嘛!

纵然跋涉千里赞梅花诗句傲立,无一物入得心中,亦是徒劳浏览。

这山河顿阔之景,由眼入心,即便清风微皱,亦能荡起波澜。

好多事,都是心有所悟才能领略其美。

就像一块美玉,如果只是能来缀饰妆容,便也只是石头一枚。

梅花苦香,傲立于凛寒之中,自成一景,无需太多赞美已是人间绝色。

今天我们读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和春景有关,却不仅仅是春景那么简单。

- 02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中期“江湖诗派”诗人,擅长七绝,这首便是经典中的经典。

诗文大意可解为:

或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了他的青苔,敲了许久门却迟迟不开;但是这满园的春色,岂是能被围墙关得住的,一枝悄然盛开的红杏已经身处墙外来了。

这首诗为诗人叶绍翁访友不遇后,有感于春色之美所作。不同的是,在众多描写“春景”的诗文中,这首意趣最浓,有情有物,甚至还有一些讨巧的幽默与调皮。

比如诗文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诗人明知道友人不开门是不在家,却偏偏写成主人担心他踩坏青苔才不开门,从侧面表明了园内的春色之美,不忍践踏。

可园内的景色究竟有多美呢?

诗人好奇,读者也好奇,因为柴门禁闭,无法得知,所以诗人又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后句映衬,不仅展现出了春光满溢之景象,还为这种景象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秋天来了,我们说“一叶落知天下秋”,春天来了,“一枝红杏”就可窥全部。

所以,尽管诗人和我们最终都没能进入到园子里,却没有遗憾。

还有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心态和这静然开放的杏花呼应,相得益彰。

好的美景,自然需要平静的内心才能欣赏得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首诗心不静的人,是读不懂其中韵味的。

访友人不遇,久叩柴门不开,心焦气躁的人会转身离去,无意于这美丽春色,可诗人竟然忽略了友人不在家的遗憾,反而立在墙外赏起了出墙的红杏。

遗憾的是,几百年以后,“红杏出墙”这个成语被解读出了新的含义,可见想象力是多么神奇的东西。

- 03 -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并非是叶绍翁的原创,自然也不是抄袭。

陆游也曾有诗《马上作》: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这同样是很美的一首春景图,读来画面感十足,尤其在这微风徐徐的春日里。

可实际上赞梅花诗句傲立,“红杏出墙”最早的出处为唐代诗人吴融的《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所以你看,不管“红杏出墙”被解成何意,的确是叫人神往和感怀的。

同时,越是看似美好的东西往往也越危险,比如咖啡伤胃、抽烟伤肺、喝酒伤肝、爱情伤心。

以后遇见美丽的东西,记得静静欣赏就好,一走进就黯淡,一触碰就犯错。

因为,美的东西属于每一双眼睛,谁也无法独自占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