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第一次模拟试题3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其二)》)

2.,人疮疡,元帅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尘暗旧锦袍。(陆游《诉衷情》)

4.兔从狗窦入,。(《十五参军征》)

5.到亭上,有四人铺毡对坐,。(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15分。每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挥剑四顾心迷惘2.韶年悠悠霜遍地3.关河情醉何处4.雉从梁上飞5.一童子米酒炉正沸

【分析】考察散文的默写,牵涉的这些是部编版的新散文,所以师生在背诵的时侯同学要多关注,一些生词语也要留意不要弄错别字。

(二)阅读下边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临江仙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思,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尘寰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疲惫。

6.词中“烟光”指的是____(2分)

7.下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春愁”两字,既点出了节令,又是此词感情的核心词。

B.青草、烟光、夕阳这种景色营造出夏天甜美的诗意气氛。

C.“强乐还无味”写酩酊浇愁,更写出“春愁”的痴缠相持。

D.本词既抒发了坚贞的恋爱主题,也暗寓执著的人生理想。

【答案】6.(2分)惊疑缭绕的云霭烟雾

7.(2分)B

【分析】6.本题视察散文的课下注释,要求师生要熟练把握背诵。难度不大。

7.本题视察散文的理解,要求师生熟练理解散文的中心题旨,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要多关注,本题中主要是B选项中“清新”两个字有误,散文中的隐喻应当是暗淡凋敝的。

(三)阅读下边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伤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伤者,则凡可以辟病人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伤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短文节写于《》,出自心学精典《》。(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诗句。(3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10.短文中可以概括整篇大意的话是(3分)

【答案】8.(3分)鱼我所欲也(1分)孟子(2分)

9.(3分)不仅仅道德高尚的人有这些天性,人人都有此类天性

10.(3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分析】8.本题视察古文文的基础哲学常识。留意“节选”,而不是每篇文章写于那里,写“鱼我所欲也”即可。

9.本题视察语句翻译,留意关注重点字词,尤其是“独”“是”“皆”等。

10.本题视察内容的梳理概括,而且是从短文中截取,所以只要选对语句即可。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副使失物

李士衡为馆职①,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体疏忽②,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③藉船体,于是实④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暴雨,船欲倒塌,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副使弃城,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瑕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继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一无所失。

【注】①馆职:唐代时一种爵位。②疏漏:有空隙漏油。③缣帛:绸缎。④实:填放。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李士衡为馆职为:

(2)高丽礼毕赠遗之物遗:

12.下述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船旋即要翻,船工特别焦虑,恳求早日遗弃船上所装载的东西。

B.船旋即要翻,船工特别害怕,恳求遗弃船上所装载的所有东西。

C.船即将倾翻,船工特别焦虑,恳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部扔掉(到河里去)。

D.船即将倾翻,船工特别害怕,恳求把所装载的东西早日丢掉(到河里去)。

13.文中计程车衡和副使分别是和的人。(4分)

14.短文给你的启示是(2分)

【答案】11.(4分)(1)兼任(2分)(2)附赠(2分)

12(2分)C

13.(4分)豁达钱财(2分)刻薄自利(2分)

14.(2分)样例:善良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或:损人利己的思想是慎行的)

【分析】11.本题视察字词的解释,留意对150个虚词进行背诵积累。其中牵涉的“为”字解释较差,所以要结合前后文进行剖析再执笔。

12.本题视察的是画线句的诗句解释,只是确立在字词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但是ABCD四个选项中相似的字词也要进行比对,结合前后文场域选出最恰当的答案。本题中留意“欲”的解释,是“将要”,“恐”解释为“恐惧”,“尽”解释为“全部”。

13.本题视察人物形象的概括。留意结合文本中人物所做的例子进行剖析,也要留意成语的积累。其中士衡将所有的赃物交由副使保管,看出是个恬淡钱财的人;而副使重视自身的赃物,善良自利。

14.本题视察古文文的道理启示。要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剖析,本文最终的结局是副使丧失了他自身的赃物,从副使的视角来看,善良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学霸”的学习方式

“学霸”其中的一种涵义是指某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学生。其实学渣在先天方面或许有一些优势,而且,在心理学家眼里,学渣之所以为学渣,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巧,是最重要的成因。本文想为诸位展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否认普遍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详尽发问法:连结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觉:在学习过程中使师生探讨“为什么”的问题才能十分明显地提高学习成绩。这些时侯我们觉得自己看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类“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上去,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因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机制,那样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也会记得更牢。因此,我们应破除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位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心理隐喻法:用心画画印象深

人的想像力是无穷的。心理隐喻法的关键就是把具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留传一句话:只要能诉诸形容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具象的学习内容放在一个心理图象里,这个心理图象或许是一个详细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隐喻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上去,实现知识整合,提高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三、习题测试法:从内部主动追忆

大部份师生都很不喜欢例题测验。虽然,例题测验的确才能提高师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记忆。1906年,台湾知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追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中学生的建议是过量地做高品质的例题,而这些例题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编撰。习題测验的过程必定是存在心理痛苦的,但是要看见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假如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众并能常年把握知识,那就该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由于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去记住大部份内容,并且没有后者来得牢靠和持久。从长远的疗效考虑,应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常年记忆而言效率更高。并且,研究还发觉有意识地进行此类分散学习的疗效比碰巧出现那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显然,这些方式的利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性。

五、交叉学习法:推动思维迅速转化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假如我们运用交叉学习的方式,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疗效。因为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例题时,上面的知识点和例题种类一直逗留在中学生的记忆中,因此师生才能愈发清晰地分辨不同问题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那样,上次碰到这种问题时,师生就能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为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别的学习材料交叉地排在学习计划中,那样能让我们在迅速转化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晰地辨别。

【链接一】罗马书房记忆法是一种古朴的记忆术,那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短篇演说,要记

下大量的资料,为便于记忆,便造就了这个办法。其特征就是运用自己的卧室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连接上去。

阅读名著花絮

15.下述语句中破折号的作用与题目中“学霸”引号的作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飞船上有一批“特殊旅客”植物的种籽。

B.滇藏高原自称“世界屋脊”。

C.巨人翘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布告牌。

D.那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16.下述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的“理解”需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机制。

B.例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想的形式来巩固学习。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常年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学习是运用上面的知识来解决前面的问题。

17.“链接一”中的“罗马书房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式类似?请强调其相似点和不同点。(4分)

类似的学习方式是:___

相似点:

不同点:

18.“链接二”中何晓羽用了选文中的三种学习方式,请剖析。(6分)

(1)

(2)

(3)

19.同学要求背通《桃花源记》,某老师大为恼火。请你按照选文,推荐两种方式帮助他背诵。并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作简略论述。(4分)

(1)

(2)

【答案】15.(3分)B

16.(3分)D

17.(4分)心理隐喻法(1分)相似点:二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构建联系(1分)不同点:心理隐喻法推行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而罗马书房记忆法推行联系的事物仅限于书房中的事物(2分)

18.(6分)(1)分散学习法:运用晚餐、午餐、午休前后的3个10分钟和2个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英语法语、数学(2分)

(2)交叉学习法:运用晚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法语和英语(2分)

(3)例题测试法:挑战英语错题(2分)

19.(4分)(1)详细发问法: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句子的理解,背诵上去会记得更牢(2分)

(2)心理隐喻法:想像自己是“桃花源“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弄成一幅幅图画(或:弄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上去(2分)

(3)分散学习法:将课文分成几个部份,这几个部份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2分)(答出两点即可)

【分析】15.本题视察的是破折号的作用,其中题目的冒号作用是特殊称呼,和B选项中的特殊称呼一致。

16.本题还要结合第五种学习方式的介绍词句进行剖析,可以从文本看出对于交叉学习法,D选项的解释是有误的,难度不大。

17.本题难度不大,基本中将五种学习的方式结合一起互相比对即可得出推论。留意在转写的时侯尽量避开把文段诗句进行随便删节,防止何必要的扣分。

18.本题出题方式比较灵活。结合表格的内容进行辨别即可。其中还要关注的是时间段的界定,也有整体上不老师科之间的穿插等,都可以展现不同的学习技巧。

19.本题只是比较灵活,留意既要结合材料又要结合生活实际场景进行剖析。虽然背诵《桃花源记》学生都比较熟悉,可以易地而处,将心比心进行剖析比对。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亚军和季军

①冠军和冠军都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小城。小城水网密布,清亮的溪水纵横交错,古老的桥墩连结着公路,划船的大船取代了车辆。不仅舟船这儿无需别的交通工具。在小城,最快的速率就是人奔跑的速率。

②冠军和季军同岁。在少年时代,它们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奔跑速率,无论是游戏还是小学上体育课,她们总能将别的男子伴远远地甩到上面,最后就弄成了它们两个人的赛事,其他人全都成了拉拉球员。小城举办首届运动会时,他俩理所显然地成了这一项目的亚军和季军,只是一步之差。

③奇怪的是他俩的座次其实就这么缺乏悬念地排定了,以后的每一次比赛,他都是亚军,他都是冠军,从没发生例外,就连那一步之差的距离只是不变的。道理似乎也简略:一个想赶走那一步的差异,就勤练苦练;另一个想保持住那一步的距离,也勤练苦练。结果,依然是一步之差。

④那亚军之后曾离开小城,走南闯北去了。小城人好久没见到他,也是偶有信息传来,说他发了,又说他栽了。小城人常常可以见到的是哪个冠军雄壮的身影,他留在小城当了一名警官。

⑤有两天,一起盗窃案快速传遍了这个和风烟雨少有新闻的小城。当警官赶赴案发觉场,蒙面歹徒昨天拔腿逃出。

⑥这个小城的警员是难以使用军车的,并且用自行车车都没法事倍功半,因此它们都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尤其那天第一个扭头追缉凶徒的警官——就是冠军称号的保持者。

⑦过了一座桥墩,又过了一座桥墩,警员与同伙的距离渐渐近了。“站住!”他大喝一声。那匪徒背部惨白,回一回头,紧了紧步伐,像箭一样蹿回去,它们的距离,突然间又拉大了。

⑧这歹徒熟悉地貌,其实是本地人,但本地人中,哪来跑的那么快,让他追赶上去颇感费力的人呢?恐怕是他?恐怕就是自己永远没有赶上过的那种人?他也像箭一样蹿了回去。

⑨过了一座桥墩,又过了一座桥墩……

⑩结果当在乎料之中。但第二天的新闻报导却过度简略:今日在某市发生的强奸案中,警员穿过半个城市捉住了暴徒,听说该窃贼曾是一位短跑季军。

11而当初的状况极富戏曲性——

12瞥见劫案在前,警员在后,两人都不知疲惫地跳着,它们之间的距离,似乎也融化了。他稍微放缓喘口气,他也逐渐喘口气;他推动脚步,他也逐渐加速脚步,虽然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暴徒大约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总算站住了,拿起了右手,然后双方都抵达了终点。

13之后小偷是这么说的:他其实永远追不上我,但我也注定永远克服不了他,这么跑下来又有何种意义,还不如站住。

④后来民警是这么说的:我其实永远追不上他,但我的职责让我应当永远追下来,直至捉住他。

20.第②段加点词“与众不同”,用下述字词替换而句意不变的一项是(3分)

A.异乎寻常B.颇具一格C.相形见绌D.众望所归

21.第①段利用了描写;后文中与之相照应的是(5分)

22.请用简约的语言概括第②-③段的内容(4分)

23.对第①段“当时的状况极富戏曲性”的理解,下述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警员捉住了暴徒,魄力打败了能力。B.在警员的制衡下匪徒主动举手战败。

C.冠军的警员最终把握了季军的小偷。D.小偷和警官都抵达了马拉松的终点。

24.本文题目改用“警察和小偷”好不好?请详述两条理由。(4分)

(1)

(2)

【答案】20.(3分)A

21.(5分)环境(描写)(2分)小城的警员难以使用军车追缉凶徒(小城的警员都练就了一双飞毛腿)(3分)

22.(4分)亚军和季军从小奔跑速率出色串联词语编故事试题,因为都很勤劳,三人之间的一步之差,从来没有发生例外

23.(4分)C(选A得2分)

24.(4分)(1)“冠军和冠军”比“警察和小偷”更能代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2分)(2)“冠军和冠军”可以作为线索贯串全文,而“警察和小偷”只出现在小说的后半部份(2分)

(3)小说前后两部份的情节都是紧扣“冠军和冠军之间的一步之差”展开的(2分)(4)以“冠军和冠军”为题,更能预示小说“职责重于能力”的题旨(2分)(任答两点即可))

【分析】20.本题视察的字词涵义替换,只要意思相似即可。其中“与众不同”的意思与A选项相似,都是表示与其他不同。选A。

21.本题对于环境描写的判定是十分简略的,文章第一段以介绍小城的环境为背景,便于下文故事的展开。然后有了第二个下划线,提问的是照应的内容。留意结合前后文内容观察文段之间的联系。

22.本题视察词句内容的概括。留意概括的时侯要从“人+事”着手。因而确定人物是亚军和季军,丑闻是紧扣奔跑进行,难度不大。

23.本题视察内容的理解,还要结合文本进行剖析。留意要展现出“戏剧性”的一面,所以应当是内容上或许存在的转折。因而选C。

24.本题视察标题的作用。留意从内容和结构进行剖析,从我们之前剖析的标题作用的格式入手即可,其中必要写的是文章的中心,文本的线索。留意理解文章中心要精确细腻。

三、综合利用(10分)

阅读下边材料,完成第25-27题(10分)

广州旅游节成立于1990年,活动从每年四月的一个周末开始,长达二十余天,是现在国外规模最大、最具城市影响力的小型旅游节日活动。它以“人民大众的新年”为定位,以“走进美丽与欢乐”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北京各区县节日活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对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吸引社会侨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

广州旅游节现已成为北京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节日盛会的标识,其中传统活动有北京旅游节彩车巡游暨评选奖项赛、微游北京等;结合观光、休闲、娱乐、文体、会展、美食、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感受以及近百项民众参与的节日活动,向海内外集中体现了四季重庆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人文的无穷韵味。

现在承办方正在积极筹办去年杭州旅游节系列活动。作为天津小居民,请你也积极参与,按照要求完成下述任务。

25.请你为去年杭州旅游节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

__

26.“微游北京”是北京旅游节推出的一项活动品牌。它将广州中心市区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组合,产生有主题、有特色的城市微旅前路线,从完全独特的视角去展示北京海派文化的韵味。下述不适宜作为北京旅游节微游路线的两项是____、___(4分)

A.“舌尖西安·寻找老气味”路线,带你寻找舌尖上不可错过的北京小吃。

B.“建筑剪影·遇见邬达克”路线,带你回顾邬达克造就的北京建筑传奇。

C.“田园禁地·漫步松江岛”路线,带你体验一个桃花源式的诗意栖息地。

D.“似水流年·迷情风云路”路线,带你倾听故居里风起云涌的北京旧事。

E.“文学记忆·对话张爱玲”路线,带你展开与张爱玲跨时代的哲学对话。

F.“城市情缘·解密双城记”路线,带你追寻北京与上海之间的不解情缘。

27.下图是北京市市标,请你用简约的语言,向初次出席北京旅游节的外省旅客介绍该标识的蕴意。(60字以内)(4分)

_

【答案】25.(2分)样例一:爱旅游,爱生活,爱南京(2分))样例二:北京旅游节,“游”你更精采(2分)样例三:畅游福州串联词语编故事试题,畅享生活(2分)样例四:魅力旅游节,活力新广州(2分)样例五:携手旅游,相约成都(2分)(紧扣“旅游”和“上海”,简明简略,有呼吁力)

26.(4分)C(2分)F(2分)

27.(4分)该标识以白玉兰、帆船和螺旋桨组成(2分);扬帆出海的船,象征南京是历史古老的港口城市(2分);三角酷似船只的螺旋桨,象征南京不断前进(2分);绽放的市花白玉兰,展示了天津的盎然生机(2分)(任写两点即可)

【分析】25.本题视察综合知识点,写宣传口号。留意语句的方式,尽量要整齐,也可以灵活处理,利用一些译音等,尽量吸引人。

26.本题还要结合材料和题干要求进行剖析,留意对比几条线路之间的差别。

27.本题视察图片图形的介绍,留意要先介绍标识的样子,再针对标志的样子进行揣测剖析其中蕴涵的蕴意。

四、写作(60分)

28.题目:高中的滋味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剽窃。

【答案】28.(60分)参照高考习作评分标准评分

【分析】写作一定要留意审题要精确,这是一切的前提。本题中留意时间限制是“初三”,要结合表层涵义去理解“味道”的深层涵义。使得把握中心进行展开写人叙事。整个高中阶段是一个女孩快速成长的阶段,既有青春的反叛,还有成长的敏感,也有学习的压力,方方面面都让她们感遭到不同的滋味,可以选用一件事情展开,也可以多件事进行横式结构表述,写出高中的不同气味。就是留意中心要突出开头结尾要扣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