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寥寥数语,却意蕴深长,有情有景,如歌如画。所以,国学启蒙,古诗先行。

回想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学的古诗不下百首,可如今能脱口而出的古诗又有几首?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只会让诗歌成为占据脑容量的负担。当把古诗词成为了成长道路上的负担,那真真是对古诗词这巨大智慧库的辜负。

叶嘉莹先生曾说她儿时读过的诗词,如同巨大的智慧库,为她一生提供了不尽的资源。成年后,我们的理解力和人生体验都逐渐丰富,那些曾经念过的诗句总会在某个时刻被调出、读取,和当时的境遇相遇,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我古诗启蒙的初心,是让孩子享受古诗的语言之美,体会古诗带来的快乐。

有的一点点功利心,也仅仅是想灏灏在往后的人生中多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当看到了沙漠的时候,不会只是是说:哇,好多沙子,而是可以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到了震撼的瀑布,不会只是惊叹的说:哇,好壮观啊。而是可以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仅此而已。

我不是汉语言古典文学科班出身,只是在孩子古诗启蒙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且一直在路上。我家的古诗启蒙概括起来:听、读、玩、用。

和现在大热的英语启蒙一样,先大量的听。听古诗歌曲为主,吟诵版本为辅。灏灏是三岁开始听,现在鲸鱼我从八个月就开始给他听启蒙古诗。

小月龄宝宝磨耳朵的古诗最好是单纯的只有古诗歌曲不要带讲解内容的音频,且节奏轻快鲜明,就把古诗歌曲当童谣听,最好是儿童唱的,因为孩子最喜欢妈妈和小朋友的声音。

三岁后的宝宝磨耳朵古诗可以适当听一些带有解释讲解的版本。古诗的选择最好是已经学过的古诗和近期一周内准备学的新诗。起到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复习和预习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要增加磨耳朵的是吟诵版本的古诗音频。依着诗词固有的音律,循着一定的调式“唱”出来。歌曲和吟诵不一样,在吟诵声中寻古意。

现在灏灏和鲸鱼在听的音频《中华少儿古诗歌曲集》、《新学堂歌》、《叶嘉莹吟诵》。

读古诗是古诗启蒙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诵读声中品新知。一般我会整体分为四遍和灏灏读古事。

第一遍:示范读(可以是妈妈自己听音频学会后朗读,也可以听音频读)

第二遍:跟读(主要是熟悉诗歌,这一过程不要讲解,单纯的跟着朗读,除非孩子自己提问)

第三遍:合作读。在刚熟悉古诗后可以一句内合作读,妈妈读:床前,孩子接:明月光。玩了拓展游戏后,可以分句合作读,妈妈读:床前明月光,孩子接:疑是地上霜。

在读完后可以跟孩子击个掌说:合作愉快!让孩子感受这份合作朗读的仪式感。也会让孩子更喜欢和家长合作的感觉。

第四遍:独自朗读。在做完所有的游戏拓展之后,可以在睡前或者随意一个空余时间,妈妈和孩子闭上眼睛,把画面融入脑海中,跟着画面诵读出古诗。

目前和灏灏读的书是《给孩子的古诗书》、《让孩子着迷的古诗书》、《新学堂歌》。

当孩子读完可以肯定的说:谢谢你,你的声音让我看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我陶醉了。让孩子有信心和成就感是古诗启蒙的源动力。也让孩子感受到古诗语言带来的神奇魔力。

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当把古诗和玩结合,没有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古诗。

1

情境中玩

《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我和灏灏学白居易的《遗爱寺》的时候,拿了一个袋子到路边装了点石头,就带他去小区前面的小溪边去玩耍,让他在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玩石头、往溪里掷石头,听泉水的叮咚声,天空中的鸟鸣声,然后绕着花园走一走,去寻找美丽的花朵。边玩边读古诗。让他知道,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好多的美的事情可以用古诗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古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在学《古朗月行》的时候,带灏灏晚上去观察月亮,看看月亮不同的形状。让他畅所欲言,他觉得月亮像什么,就是像什么。他会说圆圆的月亮像大饼,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太阳。也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菠萝蜜。各种天马行空的答案都是被允许的。然后再跟他一起学《古朗月行》的时候,坐在月亮底下向他介绍有这样的一个小朋友,小时候他可不知道这是月亮,他以为这是一个盘子,就像灏灏会觉得月亮像一个大饼可以吃一样的,这个小朋友还把月亮当成了瑶台镜嘞。

就这样通过自己先想象,通过实际结合古诗的内容,这样更能够把古诗内化在自己的脑海中。

2

古诗剧场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熟读古诗后,分角色扮演古诗中的人物。灏灏经常想当童子,然后我就会扮演隐者,爸爸当寻隐者的人。一般灏灏会不停的要求轮换角色,这样下来,最起码玩了三遍剧场,孩子也在欢声笑语中熟知了古诗的意思,还需要枯燥的对着诗句逐字解释吗?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像这一首古诗,我们是这样子扮演的。胖胖的爸爸就当老黄牛,然后灏灏就坐在爸爸的背上,像骑黄牛一样的,手上还会拿一根绳子,当做放牛的鞭子,自己骑在爸爸的背上,然后开始唱着歌,声音越长越大,然后妈妈就当蝉在那旁边跳来跳去的,他突然看到我,然后就把嘴巴闭上了。最后他就不唱歌了,悄悄的扑到我身上把我抓住了,就这样,每次的结局就是哈哈大笑。我也确定古诗的意思,他是彻彻底底的能够明白了。

3

古诗中的游戏。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我们熟读古诗后是这样玩的,我拿了一个楼梯,放在床边,我们一起站在楼梯上,站在楼梯的最上层会有高高的感觉,然后就跟他读危楼高百尺,哇,这个楼非常的高,夸张的就像有一百尺那么高,一起做一个那种遥望远方的一个姿势,让他知道我们站的高,好像可以看的很远的感觉。可是很高,也伴随着会有一点点的危险。

因为我家床上有蚊帐,所以我会在蚊帐上剪几个那种手工的五角星,然后就放在蚊帐的上面,我们一起伸手去触碰星星,自然脱口而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当读到这两句的时候我们把手自然做一个嘘的姿势。然后两个人就一起轻轻的下楼梯,表示不要打扰到天上的神仙。

以至于玩了之后,灏灏要在我家的各个高处的场景放星星,然后一起用楼梯各种去抓星星。轮流抓,一起抓,跳着抓,爬着抓。玩得不亦乐乎。

这首古诗后面我们还结合了木头人的游戏进行了升级玩。我们一起做律动,危楼高百尺的时候,你把手伸到最高,然后头望向手。手可摘星辰的时候,手就做做成摘星星的动作。不敢高声语就把手放在嘴边,做一个嘘的手势。恐惊天上人的时候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对应诗句,就大家都不许动了,无论你是什么姿势都不能动了。动了的就输了,没动的就赢了,没动的可以当神仙去抓动了的那个小调皮,被抓到后的小调皮还得跟神仙求饶。每次都可以玩的大汗淋漓。

4

古诗中的思维导图

一般古诗启蒙中的古诗大都只有四句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熟读古诗之后,根据古诗的内容做一个思维导图。古诗的思维导图一般最适合的就是单气泡图。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孩子清楚的知道古诗中描绘的场景,还有一些景物。再对着思维导图,基本上都能够很轻松地复述出古诗。

5

画古诗

古诗一般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首古诗几乎都是一副美景。那当遇到描绘美景的古诗,我和灏灏一般都会选择根据古诗的内容画出来。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笋,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一首古诗描绘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一幅画面。我和灏灏选择的是用手指画,一起动手画了这幅春江晚景图。虽然作品从美术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很一般,但是通过亲子共画的这个过程,让孩子能够知道这一首古诗描绘的一些景物,然后通过反反复复地边画边读,自然就能够吟诵出古诗了。

还可以选择买一本书《陪孩子画唐诗》,书中有24首启蒙古诗的一些手工绘画之类的。

6

唱古诗

在能够完全诵读古诗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编曲,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曲调,把古诗套进去,这一个过程主要是让孩子有兴趣,觉得自己也能够创作一个作品出来,有一个极高的兴趣去学习古诗。

改编好古诗歌曲之后,也可以用棒子敲碗,发出清脆的声音,或者用手敲打桌子,给自己的古诗歌曲伴奏。这样子一个多元的结合,让孩子觉得古诗并不是那么枯燥单调的机械背诵。

7

大自然中的古诗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正值荷花盛开的季节,带着孩子去赏荷花,采莲蓬。看荷花在池塘中的样子,以及荷叶下面的鱼在游来游去。自然中的很多的场景都蕴涵着古诗。

《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把灏灏带到户外让他感受风,同时联系季节,春夏秋冬的风有什么区别?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再观察周围的环境,看一看哪一些是风姑娘带来的变化吗?从哪里知道风姑娘来了?灏灏一般就只是会说看到树叶在震动,看到旗子在飘扬。再把古诗读出来,把作者看到的分享给灏灏,让他感受到虽然我们看不见风、抓不到风,但是风的力量很大,而且无处不在。

8

营造古诗氛围

我家会举办关于古诗的主题活动,一般有飞花令,还有家庭诗词大会。

飞花令,因为灏灏现在接触的古诗也不算多,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高频字,如月、花、草、鸟等一些字,很多古诗中都有这些字,玩一个飞花令的游戏,让孩子能够把自己过往学的古诗能够进行一个有效的梳理和整合。获胜的人可以获得诗词大会分享古诗的权利,获胜者选的古诗,家庭就会一起共读他选的这一首古诗。(这个就需要家长有个时候适当的放点水,让孩子能够偶尔也能够赢,感受到赢带来的喜悦,特别是大家一起读他分享的诗的时候的那种神气的感觉。)

我家的诗词大会比较简单,在一周内练习三首古诗。然后轮流诵读,民主评分,获胜者在下一次的诗词大会可以有50分的亲情分,就是比爸爸妈妈能够多出50分来评分。

9

古诗中的节日

很多古诗都是描写节日的,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学习对应的古诗,这样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到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给他读《清明》,然后让他知道对应的清明的一些故事,把清明的古诗读给他听,在清明时节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小雨,然后就自然就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然后路上行人欲断魂。

像过重阳节的时候,自然的就可以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古诗中的品德教育

有的时候把古诗运用好比起条条框框的去约束,去教条式的管制,会效果好很多。

前段时间春天的时候,宝宝喜欢养蚕,蚕会吐丝,所以我就选择了《蚕妇》给他读,让他体会到专业的,专门的养蚕人的辛苦。有次去做陶艺的时候,就是玩泥巴,我们做了杯子和瓶子,回家之后就跟他读《陶者》。跟《蚕妇》是同样的道理,明明自己是做这方面的物品,拥有手艺,可是自己却不能拥有。让孩子自己去感知生活的不易,珍惜并感恩现在的生活,这样远比说教更好。

《悯农》其一、其二也是最好的,让孩子珍惜粮食古诗。很多家长想让孩子珍惜粮食,通常就会说你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吗?其实孩子的内心的独白是:我确实不知道。

当在秋天,在农民伯伯收稻谷的时候,带着灏灏在太阳底下去帮忙,或许什么都明白了。无法实地体验,也可以在玩古诗游戏的时候贯穿其中,在家里玩插秧游戏,把豆子或者积木用袋子装好,每个人一袋,弯着腰把豆子放在地上,种成豆子地或者积木地,中途不允许抬起腰来。就这样,大概15分钟都不用,孩子就自己会说:妈妈好累呀,腰好酸啊,农民伯伯一天到晚这样子插秧、收割好辛苦哇。

孩子玩过瘾了之后,古诗的运用自然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个阶段就可以把学到的古诗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这个也需要妈妈提前储备关于古诗背后的创作故事和作者的背景。当孩子熟知古诗并理解古诗之后,再跟孩子来讲古诗的创作背景历史地理知识,这样子能够更好的让孩子悟诗情、品诗意,和诗人进行穿越时空的情感碰撞。这也是为日后的大语文储备能量。

写在最后:

和孩子古诗启蒙,先让自己爱上古诗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对应诗句,发自内心的喜欢古诗词,孩子才会受到感染爱上古诗。

最好的古诗启蒙是和孩子一起爱上古诗。

点小花花,让我知道你“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