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技巧。
2、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考情透视
1、本专题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为主,分值在2~8分之间。
2、考查的内容是:一类为选择题,另一类为书写题。“听话”“说话”题的题面设计为一种或几种对话情景书面与口语交际中的功能句子观,要求学生依据情景答题,可分为单一型对话题和复合型对话题。
考点导练
1、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A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2、下列语句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
A请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
B这点病不算什么,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小明,请稍等,我把这道题答完后,马上和你去踢球。
D为了保证会议顺利进行,请将你的手机调制静音或震动模式。
3、小明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荣获市一等奖,小张作为学校广播站的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他的父亲:“您是否具有辅导您儿子学习英语的能力?”
①小张的提问是否恰当,为什么?
②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怎样设计这个问题?
4、语文老师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不超过60个字)
5、某同学匆匆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老师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嘛。”该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捡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2)这位同学该怎样说才得体?
知识点梳理
1、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
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③言之有“序”,即说明有合理的顺序;④言之有“节”,即简明。
2、解题的基本技巧:
①读通情境,抓住中心;②领会意图,设身处地;③注意礼貌,语言得体。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字数的限制;既要阐述清自己的观点,还要贴切到位。
3、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①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②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③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④语言表达有分寸感。
实战演练
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 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 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 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书面与口语交际中的功能句子观,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D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 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 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 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 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蓬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C 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 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惠存二十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4.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初三2班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在下面。
5.从今年5月1号起,卫生部颁发的“禁烟令”已经正式施行。为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种不文明行为,社区专门配备了“禁烟劝导员”。假如你是“禁烟劝导员”,你会用怎样得体的语言劝导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请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劝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的班级在毕业前夕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同学们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大家参考下面两则留言,给语文老师也写上一句。
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历史老师:感谢您以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语文老师:
7.去年小红同学参加市电脑小制作比赛,名落孙山,他很沮丧。微机老师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今年小红同学又参加市电脑小制作比赛,获得一等奖,他可高兴了。这时微机老师还是对他只说一句话:“这会过去的。”
请问:微机老师去年和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 A ,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比如 B 、 C 、 D „„
(1)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A、B、C、D处的成语。
(2)如果你有一个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9.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微民”已经超过4亿,使用微信可以便捷沟通、网上支付……微信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中,退休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当选。相信你一定会为她点赞,请把你的赞语写在下边。
(2)小宇同学是班级“第一微民”,近乎痴迷,以致上课也偷偷地玩微信。作为他的好朋友,你将如何劝说?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本大题含7——8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为响应平凉市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号召,某校九年级(3)班组织“我是文化小使者”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社区向居民做宣传。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A.【我宣传】(4分)
(1)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思想、艺术、科学、文艺、生活等。文化名人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代表者。宣传文化名人就是宣传文化。请从下列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作宣传(从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介绍宣传)。(2分)
孔子 司马迁 祖冲之 鲁迅 邓稼先
(2)社区将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由你来担任这场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请你自己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B.【我行动】(2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11. 日前,网友zhangyx看到儿子的小学考卷后对老师判错的很多题目表示强烈不解,并在一怒之下上网发贴质问:为什么小学语文会有那么的“标准答案”,就连题目要求“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话”都有固定答案!该贴出来后很快被置顶,也引发了网上关于考试“标准答案”是否科学的大讨论。
【题目重现】
《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zhangyx的儿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后面是一个好大的“×”
标准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zhangyx表达更强烈的质疑:“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吗?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改成:‘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1)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文中的那位语文老师是你的老师,你会对语文老师说些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这则新闻写一句话评论,亮出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岁月如歌”的活动中,你将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师恩难忘】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似乎没有人情味。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你捕捉这美好的一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永恒的记忆!(80字左右,可参考示例)(2分)
示例:长期以来,我总觉得自己调皮捣蛋,在老师眼里就是一个坏孩子,为此老师没少批我,说实话,我对老师也有点小感冒。有一天上课时,我感觉浑身没劲,趴在桌子上。这时,老师向我走来问道:“你怎么啦?要不要到校门口的小诊所看看,还是叫家长来接你?”慈爱的面容,焦急的眼神,暖心的话语,顿时让我振奋起来!谁说老师就会板着面孔呢?从前的误解烟消云散!
我写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窗情深】“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毕业在即,你一定想带着老师、同学的祝福走向远方吧!那么,就请给你的同学送上你的心语,留下你永远的赠言!(2分,温馨提示:毕业赠言要尽可能展示个性,简短深刻,富于感情。)
【自我激励】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不管是酸甜苦辣,还是喜怒哀乐,那过去了的必将要成为过去;展望未来,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有机遇就有挑战,有成功就有失败。站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的你,要自己给自己鼓劲哦!请你自选角度真情创作一则格言激励自己吧!(2分,温馨提示:不能抄袭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5分)
答:
14.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4分)
参考答案
考点导练
1、D 2、B 【方法总结】①读通情境,抓住中心;②领会意图,设身处地;③注意礼貌,语言得体。
3、①不恰当,语言不得体,显得唐突,不礼貌。②“叔叔,您有没有辅导您的儿子学英语?”或“叔叔,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意思对即可)【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语言表达的得体;②要做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③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
4、 答: 《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好书,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影响课堂学习,又使阅读乐趣大打折扣,何不等课后再看呢? 【方法总结】① 交流注意礼貌(文明得体有分寸) ② 批评注意技巧(委婉真诚有劝诫)③说理注意清晰(正确鲜明有条理) ④表达注意精准(简明中肯有针对)
5、(1)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你讲究个人卫生,而不讲究公共卫生 (2) 谢谢您的提醒,真不好意思 (或:我也能讲究公共卫生呢。)【方法总结】 ①把握故事情节,抓住中心要点 ②领会设题意图,作出合理分析③ 琢磨双方语句,思考言外之意 ④组织语言文字,准确恰当作答
实战演练
1、D 2、C 3、D 4、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希望您能到现场指导。 5、略
6、示例: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您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有赞美、敬仰、感恩中的一点,学科的特征,适合题意的语句均可)7.略
8.(1)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凿壁倫光、闻鸡起舞 (2)示例一: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惧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克服;只要有锲而涻 的精神,学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示例二:同学,自古英雄多磨难,如果我们具有“悬梁刺股”的精神,“程门立雪”的执着,何愁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9.(1)为你的医术、为你的善举、为你的执着点赞。
(2)小宇,你的微信玩得太令人佩服了,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在课余时间玩,毕竟业余爱好不能影响咱们的学习主业啊!你说呢?
10.A.(1)(2分)(扣住成就及影响即可)
参考: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