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北大荒故事

传承北大荒精神

聆听一段红色故事,

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

每一段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无声的力量。

本期精彩

弘扬北大荒精神继承先辈光荣传统

我太爷那一辈垦荒人的故事,我的太爷是一名铁道兵,转业后来到北大荒。成为这片黑土地上的垦荒人。太爷到达北兴农场时北大荒精神诗,那里荒无人烟,芦苇丛生,条件十分恶劣,有很多人逃离了北大荒,但我的太爷却坚定的留了下来,在开垦北大荒时遇到了重重困难,除了用机械开荒外北大荒精神诗,他们用人拉梨,开荒种地,水中捞麦子,雪地掰苞米,重重困难并没有打倒他们。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使从前的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铿锵有力,发人深思。作为黑土地的儿女,我们要用行动传承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

神奇的北大荒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东方有这样一个地方,黑土地,蓝天空,还有无数珍稀的鸟兽,并且还是一片充满红色的黑土地,他的名字叫做北大荒。当年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大批祖国各地的青年和转业官兵来到黑龙江北大荒开垦边疆,而我的太祖父正是其中的一员。

那时的巨浪牧场,一眼望去,万亩芦苇荡满眼是荒凉,太祖父和他的战友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住问题面对茫茫荒原,他们毫无惧色,肩抗铁锨,手把镰刀,撸起袖子说干就干,太祖父那一代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他们感恩遇到了好时代,一门心思要为国家开垦边疆,开荒种粮,让子孙后代再也不为吃不饱饭发愁,面对做梦也不曾想到的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全身裹成了粽子依然冻得睡不着觉,即便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全身都已冻僵,可是,即便如此,乐观,豁达,朝气蓬勃的垦荒队员们依旧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挺过了寒冬,继续打水井,盖房子,开荒种地,忙的热火朝天。

我的太祖父曾说过,在北大荒开垦的六十多年时间里,从当年的荒野茫茫,杳无人烟到如今的万亩良田,一片稻浪,到今天的丰收美景北大仓,是三代北大荒人用无数的汗水铸成了这样的辉煌。

北大荒精神,你激励着我们这些北大荒子弟,努力学习,奉献社会,您的孩子祝您美丽富饶,永远绽放。

北大荒故事

千千万万开垦荒原的北大荒人,演绎了太多感天动地的故事。英雄的拓荒者“以天做被、以地当床 ,誓把荒原变艮田,那一幅幅可歌可泣的雄壮场景,绘就了北大荒璀璨的今天。

1960年-1962年间,全国连续三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吃野菜、玉米皮淀粉、吃树叶的艰难情况下,北大荒人民省下粮食支援其他灾区的人民。

八五三农场二分场五队粮食保管员孔德喜日夜看管看根食却不曾拿过一粒,终因食不果腹,饿晕倒在粮堆旁。

这,就是当时在垦区广为传颂的“八五三”精神,也是北大荒精神的前身!

END

视频|大四班

文字|大四班家长

排版|张翠翠

审核|刘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