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并不传统的女生节形容淑女的诗歌,明天是传统的妇女节,其实“妇女”表示冤枉啊,为什么我明明没有贬义,但女神、女王、女生、女孩们总是望我怯步呢?

不过,女神、女王、女生、女孩们喜欢怎样就怎样吧,今天奉上这些好听、好看的成语、诗词给各位,祝节日快乐!

描写女性的成语

貌若天仙 亭亭玉立 千娇百媚

窈窕淑女 秀丽端庄 国色天姿

艳若桃李 温柔可人 阿娇金屋

花枝招展 楚楚动人 秀色可餐

婀娜多姿 姹紫嫣红 面若桃花

天生丽质 天生尤物 水灵秀气

美丽动人 樱桃小口 仙女下凡

仪态万千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端庄优雅

大家闺秀 优雅大方 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 如琬似花 宛如天仙

气质非凡 秀而不媚 完美无瑕

娇羞可爱 温文尔雅 明艳动人

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 绝代佳人

一代佳人 一代容华 绝色美人

月里嫦娥 华如桃李 桃羞杏让

如花似玉 芙蓉如面 娇艳惊人

冠压群芳 风华绝代 粉妆玉琢

桃腮杏脸 温婉娴淑 明目皓齿

淡扫峨眉 清艳脱俗 香肌玉肤

仪态万端 婉风流转 美撼凡尘

聘婷秀雅 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

风姿绰约 顾盼流转 举步轻摇

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 美艳绝伦

神仙玉骨 姑射神人 花容月貌

绝世独立 面如傅粉 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 柔枝嫩条 逞娇呈美

夭桃秾李 一顾倾城

描写女性气质姿态的成语

巾帼英雄:比喻勇敢而有英雄气概的女人。

女中豪杰:妇女中杰出人士;近义词还有:女中尧舜、女中丈夫

才貌双全:学识和相貌都很好。

窈窕淑女:比喻女子秀外慧中,凡女子外貌美内心聪明可用此语赞美。

秀外慧中:外表秀美,内心聪明,常用于形容女子美丽而聪明。

惠心纨质:纨,洁白的细绢,形容女子姿质美好,心灵纯净。

惠质兰心:惠、兰,香草名,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温柔雅静。

林下风气(致):林下幽静的境界,风气,风致风度,比喻女子闲雅超逸的气度。

绰约多姿:柔弱美丽,仪态万方。多用于形容女性的姿态美方面。

仪态万方:仪态,容貌姿态,万方,多方面多种多样,形容千姿百态,非常美好。

千娇百媚:比喻女子或花朵姿态娇媚人见人爱,专用于形容女子或花朵的风度仪态。

描写女性家庭出身的成语

大家闺秀:大户人家有才学的女儿,闺秀,有贤德和才学的女子。专称大户人家的娴淑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也指出身高贵的公子小姐。

鸦巢生凤:乌鸦窝里生出凤凰,比喻笨庸的母亲生出灵秀的女儿,也比喻贫穷之人家或地方产生出杰出的人才。

描写女性年龄婚嫁的成语

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必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着名歌女名。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茂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乏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美丽聪明的女子嫁给丑恶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微时故剑:比喻贫穷时的妻子。只适用时已发迹或发达的人称其贫穷或未得志时的妻子。

糟糠之妻:指贫穷时人患难的妻子。

满庭芳·香叆雕盘

[ 宋 ] 苏轼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生查子·远山眉黛长

[ 北宋 ]晏几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少年游·绿云双亸插金翘

[ 宋 ] 欧阳修

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锦屏春过衣初减,香雪暖凝消。试问当筵眼波恨,滴滴为谁娇。

菩萨蛮·咏足

[ 宋 ] 苏轼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形容淑女的诗歌,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 宋 ]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