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终于开播了,官方宣称,“鲁迅所创作的古体诗词也首次纳入题库”,对于这样的提法,六甲番人认为是不够准确的,必须纠偏。

一、什么叫“古体诗词”?

“古体诗”是指近体诗(格律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词”是指按照固定词牌填写的诗歌体裁,“古体诗词”就不知道是什么诗歌体裁了,学术界似乎也从来没有这样的分类,一般会将区别于现代诗的古代诗歌体裁统称为“旧体诗”、“古典诗歌”或“古典诗词”。

二、鲁迅的旧体诗:

鲁迅所创作的旧体诗大约有61首,基本都是按照近体诗(格律诗)的格律要求写的,绝句和律诗兼有,没有填过词诗词大会题库,其中的《自嘲》、《惯于长夜过春时》、《题三义塔》和《答客诮》最为出名,也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三、鲁迅的旧体诗是否符合格律:

作为大文豪,鲁迅的文学修养是无可非议的,也绝非当代的那些所谓获奖文学家所能比拟,今人点评多是从思想性的角度出发,六甲番人对此不置可否,本文也无意涉及思想方面,仅从文学方面分析。

那么鲁迅的旧体诗是否符合格律诗要求呢?且举例分析说明如下:

1、《自嘲》分析: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的七律,用韵平声十一尤。从平仄分析,是没有出律的,其中的“过”是平声,“为”是平声,“孺”是仄声;颔联和颈联也分别对仗;用韵也依照平水韵的平声十一尤。

2、《惯于长夜过春时》分析: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也是一首平起入韵的七律,用韵平水韵平声四支。从平仄分析,没有出律,颔联和颈联也分别对仗,但用韵有点问题,最后一句的“衣”是名词,按平声应是五微,而前几句的“时”、“丝”、“旗”、“诗”都是平水韵平声四支,所以判断为本诗出律了。

尽管鲁迅有个别旧体诗出律,但不妨碍他的旧体诗的文学成就,应该说诗词大会题库,在近现代乃至当代,鲁迅的旧体诗都算是不错的,当然,放入唐代,那是入选不了三百首的。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方面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